第301章 劝说

“主子,万一大通钱庄四个月拿不出银子怎么办?”金冬为李蔷倒了一杯茶,好奇的问道。

“拿不出银子,就拿大通钱庄以及六大商户的产业顶上!”李蔷笑着回道。

“大通钱庄已有百多年历史,其影响力遍布朝野。”金冬轻声提醒道。

“说实话,本宫还真不怕有人赖账!”李蔷心情极好,笑着说道。

四个月这个时间正好,三个月后长安街演武,那之后就看六家大商户是否敢于与他对立了。

至于说九千万两现银,李蔷都不相信四個月时间六家大商户能够调齐。

大乾的银子虽不少,但绝大部分都被各大家族收在府中。

大通钱庄所发的银票,或许最早之前真有这么多银子存在,但大通钱庄可是要投资的,将大笔银子借贷出去,赚取更多的利益。

以李蔷对于后世银行业的了解,就算后世银行的现钱也不会太多,只会保留一个基本的流通数量,其余的部分全部用到各方投资上了。

李蔷一下子拿出了九千万两银票,这么多的现银,就算大通钱庄是大乾最大的钱庄,也很难拿的出这笔银子。

另一边,接到了大通钱庄谈大掌柜的消息,六大商户在京中的话事人匆忙的赶到了大通钱庄总部。

依然在二楼的雅室,这回是谈大掌柜与六位话事人在。

“太子如何有那么多银票的,可都是真的?”宁家话事人沉声问道。

“我已从中抽查过了,所有抽查的银票皆是真的,有江南的票号,有京城的票号,皆是我大通钱庄发出去的!”谈大掌柜苦涩的回道。

“九千万两银子,这位太子才多大,不是说他最初没有当点根基,完全是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骆家话事人不解道。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谈大掌柜以为大通钱庄遍布大乾各地的钱庄有这么多现银。

但身为六家在京中的话事人,却是知道的比谈大掌柜更多。

银子确实有,但这些银子很多转变成了田地与店铺,还有更多是借出去收利息的。

真要是将九千万两银子兑给太子,大通钱庄也就完了,不说能不能凑齐这笔现银,就算是凑齐了,大通钱庄的这种行为一旦引发挤兑,大通钱庄同样是完了。

“各位,这笔银子我们认下,但四个月绝对不够,让人去与这位太子说下情,给出一年的时间让我们筹备!”舒家话事人说道。

“同意!”

“同意!”

……

“同意!”

其余各家话事人都同意这个提议,他们并没有考虑过李蔷是否会认可。

以他们六家的能量,能够动用的人脉哪怕是太子也要掂量掂量。

大明宫中,太上皇惊讶的看着戴权送上来的情报。

“你是说太子拿了九千万两银票去大通钱庄兑换现银?”太上皇有些不敢确认的问道。

“主子,这是真的,太子刚刚从大通钱庄离开,那六家大商户在京中的主事都赶去了大通钱庄!”戴权肯定的回道。

戴权也是惊叹,他也算是能贪的了,但他手中的银子怕是连李蔷的零头都不如。

“九千万两银子,你说他是从哪里搞来的?”太上皇摇头说道。

他手中有着李蔷的详细情报,李蔷在各地做的事,他差不多都知晓。

“江南盐务上,林如海林大人当时将五万张盐引的份额给了太子!”戴权想了想回道。

“江南盐务的事朕知道,五万张盐引分给谁不是分,钦差过去忙碌一番,分个几万张盐引的份额又不是没有给银子,再说了,就算太子从五万张盐引得了好处,也不过是几百万两银子!”太上皇对这件事很是了解,他说道。

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将盐引给大盐商,与给钦差并没有多少区别。

盐引只是分配盐的凭证,拿盐引购买盐还是要给银子的,大盐商们赚取的是贩卖盐的利润。

景文帝当时可是穷疯了,安排李蔷只身去江南盐务调查,李蔷所得的银子,可是有一部分是景文帝的。

“会不会是从那些府中得的?”戴权突然神色古怪的说道。

“你是说被偷被抢的那些?这倒是有可能,但这也太多了,他们真够贪的!”太上皇明白戴权在说什么,他并没有生李蔷的气,反而是在生那些被偷被抢官员的气。

如果将一切疑案都放在李蔷的身上,那么李蔷也就是偷枪了北静王府、忠顺王府、四家国公府,以及一小部分官员的宅子。

只是这几家就可以有九千万两银子,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但除了这个解释外,也无法解释李蔷从何处得来了九千万两银子的事。

“他比朕的胆子还要大,竟然直接对大通钱庄出手,就看他能不能将银子给兑出来了!”太上皇感慨道。

“其实太子兑换银票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邓大学士!”戴权看了看左右,发现没有人这才轻声说道。

“哦,难道邓大学士来告状的事被太子知道了?”太上皇目光如电的看向远处的几个太监说道。

虽说他愿意完全放权给李蔷,但他可不想身边出了什么探子。

“邓大学士来大明宫,以太子在宫中的影响力,自会有人告知太子的,那个时间点上邓大学士来大明宫,太子自是能猜测到是何事!”戴权连忙解释道。

“这回你倒是猜测的有些准头!”太上皇笑着点头说道。

“谢主子赞!”戴权躬身谢道。

六家大商户发力,很快就显露出了效果。

李蔷这边才下了朝回到东宫,就有人来通报,南安郡王到了。

南安郡王身穿白色蟒服,脸上带着笑容,向迎出来的李蔷见了礼。

“王叔怎么有空过来的,快请入内!”李蔷轻扶了一下南安郡王笑着请道。

“自太子入住东宫,本王还没有来过,特意过来走动走动!”南安郡王笑着进了正殿。

两人分主客位坐下,李蔷招呼金冬上茶。

“好茶!”南安郡王轻呡了一口茶水赞道。

李蔷笑看着南安郡王,这茶虽不错,但绝对当不了让南安郡王说一句好。

因为这并不是宫中的茶叶,而是他让人从佛寺中取来的佛茶,用来帮助他感悟佛法之用的。

也就是修佛法之人,才能够感受到佛茶中的佛意,事实上这茶远比不上宫中的顶尖茶叶。

“王叔可是有事?”李蔷看出南安郡王这是有事而来,他也没有时间与其兜圈子,直接问道。

“是有些事,听闻你去了大通钱庄兑换现银?”南安郡王放下了茶杯,他也正想着如何切入正题,见李蔷主动说起,他也就顺水推舟道。

“王叔手中可有大通钱庄的银票,如果有的话,我劝您快点兑换成现银,否则那银票很可能就成了废纸一张!”李蔷做出关心之态说道。

“大通钱庄可是大乾最大的钱庄,哪里会兑不出银子!”南安郡王摇头说道。

“真的,我就没有能够兑出现银,那掌柜要我半年后才能够拿到银子!”李蔷认真的说道。

“我正是为了此事而来,你看看能不能多宽限大通钱庄一些时日?”南安郡王想到受人之托,接话说道。

“王叔,这可是涉及到九千万两银子的事,你真愿意担保?”李蔷坐直了身子,沉声问道。

南安郡王一怔,他虽听闻这次太子兑换的现银数量很多,但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之多。

“如果王叔愿意担保,金冬!”李蔷说到这里转头看向一旁的金冬,接着吩咐道:“立一份担保字据,让王叔签字画押!”

“太子,这何用担保!”南安郡王连连拒绝道。

“王叔,凭你一句话,就让我损失九千万两银子?”李蔷站起身来,看向了南安郡王说道。

他身上的气势陡然一涨,让南安郡王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南安郡王感觉面对着的并不是人类,而是一只择人而噬的猛兽。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来做个中人,宽限一段时间的!”南安郡王努力解释道。

“我给了大通钱庄四个月时间凑齐现银,伱说要宽限多久?”李蔷收回了一些气势沉声问道。

“一年!”南安郡王伸出一根手指说道。

“金冬,写一份字据,如果一年时间大通钱庄不将九千万两现银送来,就收回南安郡王的封地与爵位!”李蔷再次转头向金冬吩咐道。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南安郡王怎么敢签这个字据,万一大通钱庄的银子没有凑齐,他岂不是被剥夺了一切。

“王叔,你都不信大通钱庄能给银子,怎么就敢到我这里做中人,是不是看我好欺负?”李蔷冷声道。

这时候南安郡王脑中闪过了很多熟悉的身影,有北静王的,有忠顺亲王的,他们都是得罪了当时还是侯爵的李蔷,结果家破人亡。

这时他才想到了,面前是何等存在。

他只感觉一股冷意自头皮一直涌到脚底,此刻他后悔极了。

他怎么就为了一份人情,来向李蔷说和。

他与李蔷的关系,也就是在皇室宗亲的聚会,以及大朝会上见过,两人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情。

“是我错了,此事我不管了!”南安郡王连声说道,他向李蔷行了一礼,果断离开。

只是在他离开时,总感觉背后有一道目光在盯着自己。

“不行,回去就备上厚礼送来,不能与太子交恶!”他边走边想道。

与其自家被太子给搬空,不如主动一点,多送点礼物,让李蔷放过自己。

就在南安郡王刚走不久,西宁郡王也来到了东宫。

西宁郡王与李蔷的对话,也是来做中人的,结果同样被李蔷要求立担保字据。

最后狼狈的退出了东宫,他才出了东宫的大门,就看到了南安郡王,以及其身后那一长串的送礼马车。

“南安郡王,你这是?”西宁郡王见到这么多马车的礼物,不太明白南安郡王为何要来送礼。

“你不会也是因为大通钱庄的事来东宫的吧?”南安郡王一幅同情之色看着西宁郡王反问道。

“正是!”西宁郡王倒是没有隐瞒的想法,点头说道。

“我比你早一步,这不是回府送来赔礼!”南安郡王摇头说道。

“赔礼?”西宁郡王还是没有明白原因。

“想想北静王,想想忠顺亲王,再想想那些得罪了太子之人的下场,最便宜的也是府中财物丢失,与其那样,不如主动送上赔礼!”南安郡王苦涩的说道。

他不再理会西宁郡王,边走边从怀中取出礼单。

他回府后,几乎将府中内库给搬空,就是为了最快速度备好赔礼。

他可是记得,当初有几家刚得罪了李蔷,前后脚的事,府中就被盗了。

西宁郡王站在原地呆了片刻,他想着南安郡王的话,越想越害怕,他突然拔足狂奔起来。

他也要快点回府,备有足够的厚礼,求得李蔷的原谅。

李蔷也没有想到,两位郡王才来做中人,跟着先后送来了赔礼。

赔礼之厚,让他都吃了一惊。

单是这赔礼,都不下于三十万两银子了,两家郡王府就是六十余万两银子的礼物。

“大通钱庄确实厉害,这才多久就让两位郡王出面,看看还有什么人过来!”李蔷拿着两份礼单,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自语道。

“金冬!”李蔷想到了一件事叫道,等金冬来到身旁,他接着说道:“去调查大通钱庄背后六大商户的产业,越详细越好,同时命各地军队,给本宫盯住这些生意!”

“是,主子!”金冬躬身应道。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他的行动会不会引起其他人对于大通钱庄的信誉危机,真要是那样的话,只要有一些人拿着银票到大通钱庄兑换现银,就有极大可能形成挤兑潮。

到时他的九千万两银子说不定真拿不回来了,所以他才让人盯着大通钱庄背后六大商户的产业,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些产业就是他的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