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军事路线之争

1898年9月12日,耶尔德兹宫,苏丹办公室。距离德皇访问奥斯曼帝国还有一个月。

“这些东西都太贵了,这群造船厂给我推荐的什么几把。”苏丹头疼的按摩太阳穴。

“我就很好奇,那谣言到底是谁传出去的。他也太看得起帝国了,帝国怎么可能花这么多钱连购买海军军舰。”马哈茂德帕夏也颇为头疼。

“对了,那个宫女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我最近听到一些传闻,你都干了什么?”

“没什么,我也就把那宫女满门抄斩,财产充公了而已。”

“不愧是你。别哪天被暗杀了就是。”

“陛下放心,我下属的秘密警察,就是专门处理这些的。”

“行。”

“那陛下,目前海军有什么军舰确定购买了吗?金角湾军事基地等到明年8月就竣工了,这修了两年也快修好了。”

“目前确定购买了驱逐舰5艘,巡洋舰3艘。其中有2艘驱逐舰和1艘巡洋舰已经确定在帝国造船厂建造。”

“什么军舰?”

“海龙级驱逐舰和海容级巡洋舰。”

“……什么SP带清海军?”

没错,苏丹最终看上的,目前只有这两级军舰,其他的太贵,被苏丹端下去了。

海龙级驱逐舰(在奥斯曼帝国称为Q级驱逐舰)

舰种:驱逐舰

建造时间:1898年末竣工

制造厂:德国希肖船厂(ElbingSchichau)

排水量:280吨(满载排水量305吨)

主尺度:59.98米x6.1米x1.98米(总长、宽、吃水)

动力:2座复合蒸汽机,4座锅炉,双轴,6000马力

航速:32节

煤舱容量:67吨

武备:47mm哈乞开司炮x6,18英寸鱼雷发射管x2

造价:92.3万马克(约为4.6万英镑,取马克兑英镑1:20)

海容级巡洋舰

制造厂:伏尔铿造船厂

主尺寸:100米x12.5米x4.877米(总长、宽、吃水)

满载排水量:2,950吨

续航距离:2100海里/10节

航速:20.75节

武器装备:

105毫米40倍径克虏伯速射炮8门,37毫米哈乞开斯机关炮6门,8毫米马克沁机关炮6门,60毫米克虏伯行营炮1门;14吋鱼雷发射管3支

成员:324人

造价:16.3万英镑

“所以帝国目前就打算买这些军舰吗?”马哈茂德帕夏询问道。

“海龙级驱逐舰目前已经交了定金,明年年初就会回到帝国。海容级巡洋舰就目前只确定是明年年中前回来。至于其他战舰,待定。”

“有这些其实就够了,帝国海军虽然说荒废太久,战斗力下降很快,确实需要重整旗鼓;但是没必要连港口带军舰全部翻新啊。我们应当以陆军为重,应当多建军工厂,起码把步枪自给自足了,有这几艘战舰可以了,海军太花钱了。”军需部长马哈茂德.谢夫凯特帕夏劝解道。

“我同意,帝国国防的重心还是得放在陆军上。海军主要保持训练,仔细研究将希腊海军驱逐出境,给列强海军进行一定程度的骚扰就行了。如果非要加强海军,我建议多搞点岸防炮,保护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唯一一个在政府幸存,没有被苏丹封为贵族,轰去封地的元帅戈尔茨帕夏在一旁赞许并加以补充。

“我有订购4门280mm炮来着,还订购了6门150mm炮。伊斯坦布尔的安全非常重要,我不希望某些拥有强大海军的国,能够把舰队开到伊斯坦布尔附近,用几艘船;几门炮,就逼迫苏丹答应他们的条件。(这里指英国和俄国)”苏丹说道。

“不愧是陛下。”马哈茂德帕夏说道。

“行了,我们在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必要在购买一批军舰,或者自制一批军舰。”苏丹抛出了问题的核心。

“没必要,5艘驱逐舰和3艘巡洋舰已经够了。在多建军舰无非是浪费钱,不如投给陆军建几个步枪厂。”马哈茂德.谢夫凯特帕夏说道。

“我还是认为需要几艘大型军舰。买几艘大型军舰有助于海军训练,也利于威慑敌对实力(指沙俄和希腊)。虽然说这会对财政造成严重的负担,但是对我们的安全;以及海军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裨益,所以我还是希望能够为海军购入一些大型军舰的。”马哈茂德帕夏说道。

“还是那句话,要保证安全的话,购买多一些岸防炮即可。苏丹已经购买过岸防炮了,海军暂时不需要在购入大型军舰。而陆军时常有发不出军饷的情况,还是希望先解决陆军问题和财政问题,在来解决海军。”马哈茂德.谢夫凯特帕夏反驳回去。

“还是钱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废除《巴尔塔利曼自由贸易条约》就好了(《巴尔塔利曼自由贸易条约》使奥斯曼帝国失去了进口关税控制权)。这样,无论是修铁路、盖学校,还是扩充军备,甚至是还贷,帝国都能做的更好一点。”苏丹感叹道。

“那我们到底要不要扩充海军?我已经跟法国人签订协议了,为帝国建造两座能够修理意大利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的船坞。目前工期已经快结束了,可以自制或维修战舰了。”马哈茂德帕夏询问道。

“把你的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给我叉出去,能不能说点便宜的。”苏丹黑着脸说道。马哈茂德帕夏跟他说了快一个月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他现在听到这个词就头疼。

“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已经非常实惠了,总比苏丹你考虑购买的海天级穹甲巡洋舰强吧。再说七十多万英镑也不是很贵吧,一艘加里波第可比几艘海容好多了。”马哈茂德帕夏无语的反驳。

“七十多万英镑太贵了,而且也要为陆军做准备,我本身就只打算拿60万英镑扩充海军而已(其中部分钱是出售铁甲舰获得的),目前已经花了55.6万英镑(5艘海龙级驱逐舰和2艘海天级巡洋舰已经付款开建了,1艘海天将在10月份以后开始建造)。今年为海军花的钱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购买战舰了。还是讨论一下明年的吧,也好为明年做好打算。”苏丹总结道。

“那我的陛下,我们该重新聊聊陆军了。”戈尔茨帕夏将话题重新转移到陆军上。

“可以,那陆军编制你搞好了吗?”苏丹说道。

“按照陛下你的要求,我确实搞了一个编制出来,可以马上实行。不过陛下,这个编制,我还是持有保留意见。”戈尔茨回答道。

“新编制的整理文件拿出来,我看看。”

戈尔茨帕夏从他的文件袋抽出一份文件,向苏丹方向轻轻递了过去。而苏丹稳稳当当地将文件捧在手中,仔细翻阅了起来。

最新师部编制如下:

师部(15军官,67士兵/士官)

2个步兵旅,1个炮兵旅,1个工兵营,1个通讯连,1个骑兵连,1个卫生队,1个运输队,1个弹药运输队。

步兵旅下属一个旅部(9军官,30士官/士兵)和两个步兵团。

步兵团下属一个团部(4军官,23士官/士兵)和四个步兵营。

步兵营下属一个营部、四个步兵连。(全营共计30军官,997士官/士兵)

一个步兵团拥有4135人。

一个步兵旅拥有8309人。

炮兵旅下属一个旅部(4军官,18士官/士兵)和四个炮兵营,分别为三个轻型炮兵营,一个重型炮兵营。另有一个后勤弹药纵队。

轻型炮兵营下属一个营部,三个75毫米野战炮连,每连各有6门75毫米野战炮。(全营共计23军官,772士官/士兵)

重型炮兵营下属三个150毫米榴弹炮连,每连各有4门105毫米榴弹炮。(共计22军官,733士官/士兵)

后勤弹药纵队下属四个补给分队。(全纵队共计6军官,192士官/士兵)

炮兵团拥有3360人。

师属弹药运输队下属四个运输纵队。(全队15军官,533士官/士兵)

师属工兵营

下属一个营部(3军官,10士官/士兵),两个工兵连(共计12军官,422士官/士兵)

师属通讯连(5军官,157士官/士兵)

师属骑兵连(6军官,153士官/士兵)

师属卫生队,下属3个野战医院(共计30军官,672士官/士兵)

师属运输队下属4个运输队(共计26军官,402士官/士兵)

全师共22673人,12门重型火炮,54门轻型火炮。

这个编制构成了奥斯曼帝国在一战开始时,最为主要的编制。不过戈尔茨帕夏对此比较反对(他认为编制过大有些臃肿);但是苏丹还算满意,因为苏丹不认为奥斯曼帝国军队能够在同等数量下对抗欧洲陆军,尤其是编制越大的情况下。

所以苏丹通过叠盒子的方式,把奥斯曼帝国陆军师,叠到了恐怖的存在。

然而,代价就是——太贵了。

对于奥斯曼帝国这种重工业能力基本缺失的国家来说,建立这种师,实在是太贵了,根本不可能一次性建完。截止到1902年,苏丹也仅仅建立了4个新编制师,其中有两个被布置在高加索地区,一个在伊斯坦布尔,一个在马其顿。新型师的改编,直到1905年初才组建10个,其中半数布置在高加索地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