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照片

《土著知青不受摆布了》全本免费阅读

晚上的时候,南方把报社的记者在和平农场知青过来插队期间,会常驻农场拍摄记录的事情,与大家说了。

知青们得知这一消息后,是既兴奋,又烦恼。

兴奋的是报社的人会过来拍摄,他们很有可能会再次上报纸,这么大阵仗,说不定比之前的报纸级别更高,那都是荣誉啊,回头把报纸买了,寄回家,是能吹一辈子的事情。

而烦恼的则是,记者常驻,他们是不是该买点新衣服,好好倒腾倒腾自己,不然形象太差,拍起来不好看怎么办。

对于需要给记者建造宿舍的事情,负责建造宿舍的知青倒是没有意见。反正都要建了,多建一间宿舍,多大点事。

南方见没人对此有意见,都在激烈讨论记者拍摄的事情,于是也没再说其他,回到座位上,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

她最近在看《数理化自学全书》里面的《数学》一册,这套书是她前段时间在废品回收站淘到的书中的一部分。

对于高考这件事情,南方非常的重视。

南方并不觉得凭着自己现在的知识积累,已经达到参加高考的水平。按系统剧情里的描述,一旦恢复高考,知青们必然都会报名,全国的大学就那么些,他们将和几百万名考生竞争,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原来从老家带过来的教材只到了高一,南方已经看了很多遍,没有老师教导,光看教材,总是差了一些,有些不懂的地方,也没办法得到解答,而且高二、高三的内容都没有。

但这套书却不一样,里面对知识点描述得非常全面,还有很多例题,对知识点的讲解深入浅出,比以前老师讲得还详细,还有不少习题,可以巩固知识点,非常的适合自学。

可惜废品回收站淘到的这套书并不全,不过南方已经写信告诉哥哥,让他如果有看到的话,一定帮忙她买一套回来。

当然,南方在信中也提到了让哥哥自己留一套,关于高考的事情,南方肯定是不敢在信里和哥哥说的,但劝哥哥多读书总是可以的,谁说高中毕业后,就不用再学习了呢。

……

和平农场的知青过来插队时,同安镇这边已经七月了。

马上就要入伏,进入一年最热的四十天。

套种的西瓜熟了,数量不少,但知青们都舍不得敞开了吃,三十三个人,每天切一个西瓜,一人一小块,甜甜嘴,已经非常满意了。

其他大队还没有这待遇呢。

和平农场的知青过来那天,也就多切了一个小的,就这,两位插队知青都已经目瞪口呆了,直呼他们日子过得好。

南方笑着解释:“通过套种形式种植的西瓜,没有影响粮食的产量,大部分套种的还是豆子、芝麻之类的作物,当时买种子的时候,见种子店的人推销这种外地的西瓜,好奇外地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就买了一点。找了个稍微空一点的地方套种了,没想长了这么多,这个夏天,我们农场的幸福感那是大大增加了。”

“真好,你们这是敢于尝试新事物。”插队知青陈丹丹赞扬的言语中带了丝羡慕。

南方:“等你们插队回去了,也可以在农场里实践,哦,不对,现在就可以写信回去,说不定等你们回去之后,就能看到了。”

和平农场的两位知青过来插队半年,在过年前就会回去了。

“南知青你说得对,我马上就回去写信。”陈丹丹说罢,小跑着往宿舍方向去了。

插队知青的过来,给农场带来的变化不少,可真要说起来,还是报社记者对农场知青们的影响最大。

每天有个人拿着台相机,在农场四处溜达,一副要拍照的样子,谁都会紧张。知青们恨不得一天洗个七八次澡,早中晚都换上干净的衣服,就为了在镜头里面好看些。

孙利农这位记者的存在,让农场的整洁程度高上了不少,有知青每天自发地去打扫活动室,活动室的玻璃,如今那都是看不到一点灰尘的。

这每天去河边挑水的人也变多了,就南方观察,最邋遢的宿舍,现在是每天挑水最勤快的:以前三四天才去河边挑一次,现在一天起码有两次。

从这个角度来说,南方倒是觉得,孙利农多待一些时间也挺好。

可惜,这样的盛况持续的时间只有两个星期左右,就慢慢地停下了,也不是说知青们就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了,而是没那么夸张了。

因为知青们已经意识到,孙利农手上的胶卷有限,胶卷很贵,不会随意拍摄的。

第一批照片洗好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底了。

一共十张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一群扛着农具出工的知青,知青们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希望。照片的中心人物恰好是南方,那一脸的灿烂笑意,南方自己看了,都很惊讶。

南方回忆着这张照片拍摄的那一天,那似乎就是一个普通的一天,原来,她去上工的时候,是那么开心么。

第二张照片,是知青们在池塘里采摘藕带。藕带是还没长成的莲藕,农场里大部分知青听都没听过,更别说吃了。也是贺庆丰说起,他们才知道。

于是就有了采摘藕带一事,不过也不没多采摘,洗干净切断后,放了足足的小米辣,炒了两盘供农场里有所的知青分,味道那是一个鲜、嫩、脆、爽,超级下饭,一人两三块,才上桌就被分完了。

要不是还要留着长莲藕,南方真想多吃几次。

第三张照片,是知青们在活动室里考试。天气越来越热,但知青们的学习热情却一点也不减,派到大队教书的人员,每个月都有变化,就连连续霸榜两个月的游冬素都考过第三。

知青们在学习上,对自己都是自信的,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笨,之前考不过,那是因为把课本丢的时间太久了,现在好好复□□能超过别人。

抱着这样的信念,农场里面几乎人人都在学习语文、数学,红星大队那边不需要知青教授数学,但农场这边的题库里,有不少数学题,知青们也觉得数学更能体现自己的水平,所以谁都没有说不准往题目箱里放数学题。

在这样的氛围下,一些对去大队教书没兴趣的知青,也加入了学习的队伍,考到了前两名也没事,不去就行了,排名顺位的人会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