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欲擒故纵,奄奄一息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豫章郡。

柴桑大战落幕不久,刘磐刘虎二将只是稍作休整,便继续开始对江东残余力量进行清剿。

黄忠则暂驻柴桑,接管事务。

黄祖与甘宁押送太史慈,回到南昌,诸葛亮也顺势将南昌治权还给了黄祖。

黄祖开玩笑道:“贤婿不如就做这个豫章太守好了,也算承了胤谊之任。”

诸葛亮浅笑回,“兄长已承袭叔父之业,在章陵为守。”

借着这话,诸葛亮又表态:“此间事了,亮欲归还襄阳,照看家业。”

“也是,诸葛氏不似从前,是需要有个人看着。”

黄祖无甚形象,径直在诸葛亮席旁落座,轻道:“此番大战,贤婿多出奇谋,当居首功,我会替你向使君表荐的。”

“黄公,亮不过是为黄公出出主意,豫章之胜,全赖将士浴血拼杀,黄公还是将赏赐,封给将士们吧。”

黄祖满意地点点头,“见功利而不动,居功劳而不傲,好孩子!”

黄祖说完,突然叹了口气。

“如贤婿所言,此战确实胜之不易,特别汉升军,先攻南昌,再攻柴桑,皆是硬仗,此番汉升军,乃是损失最大的。”

“故而首功当归汉升将军,毋论南昌之贺齐,还是柴桑之太史慈,皆江东名将,此战过后,黄汉升之名,定名震江东。”guwo.org 风云小说网

黄祖点点头,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另一個疑问也有了主意,那就是豫章太守人选的问题。

他自己毕竟要坐镇江夏。

“贤婿所言在理,我欲荐汉升为豫章太守,坐镇此郡,汉升虽是景升之将,但亦是我黄氏之人,没人比他更合适了。”

“黄公英明!”

黄祖乐得双手捧住花白髯须,反复捋了几遍,只不过胡须依然炸开,看得诸葛亮直笑。

要说胡子,诸葛亮生平见过最好看的,当属刘备之弟关羽的胡子,黄公这胡子,倒像是张飞留长的样子。

“贤婿,还有一事,听闻太史慈是东莱黄县人,与琅琊相近,不知贤婿可有办法劝降此人?”

诸葛亮稍作思忖,答道:“青州人重礼好义,重豪杰而轻得失,太史慈与孙策结交,亦是不打不相识,一度被人引为美谈,黄公欲劝降此人,不可威逼利诱,以致适得其反。”

黄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贤婿才思敏捷,不如去劝劝他?”

诸葛亮摇摇头,“昔日太史慈弃刘繇而从孙策,乃因刘繇轻视于他,然孙策将太史慈引为兄弟,以太史慈为人,断然不会背弃孙策。”

“太史慈领兵有方,作战勇猛,若不能为我所用,便只能忍痛割舍了。”黄祖眸光一凛。

“也不是全无办法。”诸葛亮突然开口。

“哦?贤婿快说。”

“太史慈与朱治徐盛等江东臣属不同,与程普韩当等孙坚老将亦不同,太史慈之忠义,独当一面之权势,仅系孙策一身,若孙策死,江东未必有其容身之所。”

黄祖似是而非的点点头,侧着脑袋想了一会,诸葛亮则认真地看着江东舆图。

半晌过后。

“那么,该怎么做呢?”

诸葛亮目光从舆图上移开。

“黄公记得孙氏背盟一事吧。”

黄祖面色顿时冷了下来,他何止记得,独子黄射因之而死,这也是此番豫章大战的诱因。

“自然记得。”

“孙策欲逐鹿中原,而江东势力借机掣肘,坏了孙策北进大计,江东内部明争暗斗,孙策遇袭一事,对外宣称是仇敌行刺,其中蹊跷,却不堪细想。”

看着黄祖认真样,诸葛亮继续道:“如今孙策生死未卜,江东势力又遭遇豫章惨败,其内部看似平静,实际上可能已是暗流涌动,黄公试想,若此时放归太史慈,江东臣属,会如何想?”

黄祖眸光大亮,如拨云见日。

“太史慈定会遭人猜忌,若孙策真不能主事,太史慈恐有杀身之祸。”

黄祖懂了,无论太史慈是被猜忌,还是直接被害,都已对他造不成太大威胁。

“如此,我也不多费口舌了,这就命人去放了太史慈。”

诸葛亮出声阻止,“黄公可再等几日。”

“为何?”

“黄公欲收服此人,总要款待一二吧,否则待他落难,岂知投奔于谁。”

“啊哈哈!妙极!”黄祖忍不住大笑。

“在此之前,先重利收买一些江东俘虏,令其回去散布太史慈已降黄公之流言。”诸葛亮补充道。

“对!如此一来,他定不复重用,好呀,某这便去安排!”

黄祖兴冲冲去了。

望着步伐飞快的黄祖,诸葛亮轻轻叹息一声。

“攻心之计,不得已而为之,如兄长所言,百般手段,殊途同归,仅一战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些许算计,何足道哉。”

···

襄阳,阳光明媚。

刘表开府议事。

一众幕僚皆至府中,刘表十分满意地宣布了豫章大战的胜利以及南阳攻取宛城的战绩。

捷报一传,堂下一阵哗然。

这两场胜利,在整个刘表执掌荆州的岁月里,都排得进前列

攻占豫章,正面挫败江东兵马,这成就怕是比收服荆南四郡还要来的卓著。

毕竟前者的敌人是宗贼与蛮族,而后者,可是有无敌之势的孙策军,含金量天差地别。

刘表昨夜想了很久,最终想出一个主意,打算今天放出来讨论讨论,看看大家意见。

“先说宛城之胜,此战由章陵太守诸葛巡主导,章陵都尉魏延主攻,章陵与南阳,原本就是一体,表曾对诸葛巡许诺,若其攻下一县,便将此县划入章陵,直到收复整个南阳,诸位以为可行否?”

治中邓义率先发表看法。

“章陵郡本属南阳,并无不妥,若诸葛巡真能收复失地,改为南阳太守即可。”

别驾刘先道:“使君已封刘玄德为南阳太守,一郡之地,焉能有两个太守?”

“是呀,这不合礼数呀。”

不少人附议,赞同别驾的意见。

宋忠拱手,“使君,刘玄德素有仁德之名,治民有方,南阳多遭战火荼毒,百姓危如累卵,不如命刘玄德接管宛城,代使君施以仁政,定能快速抚顺民心。”

刘表眸光微动,心头不由多出一问:那这民心,是他刘表的,还是刘玄德的呢?

被宋忠这老东西一提醒,刘表更坚定了此前的想法。

诸葛巡打一县,便给他划一县。

“吾以为子孝之言甚好,章陵本是南阳一体,谁替吾收复,这太守之位就是谁的!”刘表一锤定音。

“传州府榜文,南阳治所迁移至穰县,宛县,棘阳,比阳三县,划入章陵郡,榜发四州!”

刘表说罢,呼唤道:“刘琦何在?”

“孩儿在。”刘琦拱手。

“命你携带嘉奖文书,代吾犒劳诸葛巡与众将士,另外,加封魏延为奋威将军,兼领章陵都尉,其余金银财帛,照功嘉奖!”

“孩儿领命!”刘琦躬身。

刘表一系列宣布结束,听着众人议论,嘴角忍不住上扬。

叽叽喳喳的声音,无非是惊叹于诸葛巡功劳之大,还有魏延的快速崛起。

这等履历,放眼整个荆州,也绝无仅有。

诸葛巡尚有先辈余荫,这魏延是从哪冒出来的?

还有,先前刘表用人,特别是掌兵之人,都极为保守。

除了蔡氏黄氏蒯氏三族,其余诸如张允刘磐刘虎,皆是亲族。

现在呢,除了房陵文聘,苍梧吴巨,这回更是将毫无背景的魏延封作一方将军。

聊着聊着,刘表听见几声“荆州领地开拓”、“用人开明”之类的议论,好心情再度上了一个台阶。

嗯,刘表愈发觉得,北面那位以前只能让他仰望的存在,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最近传回的中原战报,对袁绍可不是太好。

···

扬州丹阳郡,宛陵县。

豫章连番大战落幕,各军狼狈撤离,战败的军报宛如这连天的雪花,令宛陵县更加寒冷凋零。

因为孙策恢复得不好,吴景便将一些军报压了下来,诸如彭蠡泽围剿黄祖失利,海昏罗褚战死。

但随着战事落幕,柴桑之败的消息,已无法再压下。

因为朱治徐盛已经领着残兵回丹阳,周瑜鲁肃与程普也前来面见孙策。

这些,都压不住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