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前线惊变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对于荆州的家世之争,蔡蔻并非不知。

她还知道,即便她与黄月英情同姐妹,但蔡氏与黄氏依然有暗暗较劲。

利字当头,也是她们这些世家女子联姻的目的。

诸葛巡过去与蔡氏的交集,无论租赁还是购买,都是明码标价。

她同样听过诸葛巡说过一句话:农业生产乃诸葛氏立身之本。

所以问出这样的问题,蔡蔻心里是忐忑的。

诸葛巡还以为什么事,就这。

他旋即笑道:“明日回襄阳,夫人回蔡府召集些人,正好春耕伊始,令人全程跟种一年,便会了。”

“耕种之法不是诸葛氏秘方吗?夫君为何答应的如此干脆?”

“耕种之法,利在百姓,不过方法再好,依然需要百姓辛勤耕耘,诸葛氏将此法无偿授予蔡氏,望蔡氏能善待蔡氏佃民。”

“夫君心意,妾身定会转告蔡氏家主!”

两人从迴水巡查到沔水,最后又绕到德高湖欣赏一番湖景。

翌日,诸葛巡回襄阳,蔡蔻回蔡氏安排研习一事。

第三日,蔡氏前来学习的十人到了诸葛山庄,有蔡氏子弟,也有专门的农事教习。

还有教习,诸葛巡算见识了,蔡氏不愧是荆州第一大世族。

诸葛巡有条不紊地普及种田技术,颖川前线却已是剑拔弩张的局面。

张允与刘备用了三日准备攻城梯,如今一切就绪,就等张允一声令下。

就在最后关头,张允得到一个消息,西北方的哨探来报:张绣领兵出营,朝氾城而来。

张允与刘备皆大感意外,难道张绣来合攻氾县?

如若这般,即便骑兵不参与攻城,张绣哪怕出现在城西,便能分散氾城守军兵力。

“这张绣,倒是识趣。”张允笑道。

刘备本能地觉得不安,硬要说,就是董卓旧部给人的刻板印象太深,声名狼藉的。

他可是吃过吕布的大亏的。

但有些话,也不好说出口,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乱说。

刘备只能从旁提醒张允,“张将军,张绣不召而来,还是派人盯着吧。”

张允点了点头,一边派出人手盯梢,一边下令准备攻城。

氾城城头,徐晃亲执大斧,望着城下两军渐渐逼近。

他扫一眼枪矛林立的城头,眼中闪过一抹泰然,一名兵士来到他身旁。

“将军,那头来信了,称事有可为。”

徐晃点点头,转后几步望向城内,一列列骑兵已经整装待发。

“攻城!”

张允一声令下,兵士们抬着梯子,迎着箭雨,一鼓齐齐涌上。

军阵后方,魏延于马上远远眺望城头,勉强能看清攻城的状况。

荆州兵顶着手盾,沿梯攀爬而上,上方不时有滚石砸落,或有箭矢横射,不时有人坠梯。

“杨亮!”

“属下在。”

“东西两侧再派一波骑哨,特别西面,给我盯紧张绣。”

若说刘备是忌惮,魏延对张绣则是实打实的不信任。

他和母亲就是因为张济入侵沦为流民的,虽因祸得福遇上主君,但也不会因此感谢张济。

更别说二主君信中有言,要提防内鬼。

这内鬼可能是蒯越,也可能是张绣,他要做的就是暗中提防,等他们跳反。

氾城城墙并不高,荆州兵很快攻上城头,与曹兵激战在一起,争夺城头。

徐晃立于城头,随手一斧打落刚冒出头的攀爬之人,虽四处激战,他却丝毫没有因为敌军上了城头感到焦虑。

只是时不时望西边一眼。

守军生力十足,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夺回城头。

“应该快来了吧。”徐晃揣摩着。

念头刚起,眼角余光便瞥见西边一支兵马出现。

城下。

“报——”

“禀将军,张绣军正快速朝南门赶来!”

张允浓眉陡然一竖,奔出十余步走向刘备。

“玄德,张绣军来了,是何用意啊?”

刘备低眉沉思数息,道:“将军立即派人制止,若是不听,便是对我等倒戈相向了!”

张允一听是个好主意,当即派人前去制止,张绣军已经出现在视野之中。

数千骑兵冲过来的阵势,即便隔着如此之远,也能感受其威势。

张允眉头紧皱,刘备面色也有一抹凝重,两人望着十分显小的传令兵迎向骑兵。

然后被骑兵淹没。

张允心头警铃大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