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第一次邂逅(合)

《三国:克复中原》全本免费阅读

复阳县令应正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复阳县要发达了,先前诸葛巡和他提起,他有所预期,而今天这一幕,他变得十分确信。

他揪过一名县吏,道:“去,安排筵席,弄得隆重一些。”

然后揪过另一名县吏,又道:“你去将项氏,管氏、邝氏家主都叫来赴宴。”

应正想了想,觉得还不够,便唤侄儿应超来,让他去家中将自己珍藏的佳酿拿出来。

如此,应正才安心一些,见诸葛巡带着人入县府,他便迎上去。

“府君,卑职已安排筵席,为诸位贵客接风。”

“有劳应县君了。”诸葛巡没有推辞,顺道请应正一同入内。

诸葛巡左手一个诸葛瑾,右手一个诸葛亮,身后众人跟随,齐齐入府。

“兄长,时间紧迫,这筵席,我还是不参加了吧。”

诸葛瑾有些不好意思开口,经过反复的心理斗争,还是说出了口。

诸葛巡看了眼二弟,旋即松开诸葛瑾。

“二弟若急着回,自便即可,无需顾及其它。”诸葛巡道。

“兄长……”诸葛瑾心中难受,这個时候离开,多少有些扫大家的兴,不识抬举。

没想到兄长一点也不挽留。guwo.org 风云小说网

诸葛巡驻足,转过身,轻挽诸葛瑾肩膀,面向众人道:“前线将士浴血奋战,枕戈待旦,二弟理当速归。”

诸葛瑾抬眸看了眼兄长,有些出神。

兄长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哪里还是那个不顾人情不专学问的憨厚兄长。

短短数年,兄长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变化如此之大。

诸葛瑾永远不会知道诸葛巡的秘密。

诸葛亮也从旁道:“二兄自便,我等前来是为观游,不能与二兄大事相提并论。”

诸葛瑾冲诸葛巡躬身一拜,又冲诸葛亮拱手,再移向众人,“诸位,瑾要事在身,不便逗留,日后若有机会,再与诸位赔罪。”

然后转向诸葛巡和诸葛亮,“兄长,三弟,告辞!”

“阿贵,派几人护送二弟。”诸葛巡交待。

孙贵领命,与诸葛瑾一道离去。

诸葛巡与诸葛亮沉默地走了数步,诸葛亮突然道:“兄长,刘孙谈和,一可报叔父之仇,二可对付曹操,是一件双喜之事。”

诸葛巡看三弟眸光狡黠,便知道三弟还有第三点没有说出来。

如三弟先前预想,西城一旦有所变故,江东内部极有可能横生变数。

不过这些尔虞我诈之事,诸葛巡不太关注,整件事中,他只关心二弟的人生安危。

他走在三弟身侧,轻声道:“但愿二弟不要卷入其中。”

“兄长放心,二兄谨守本分,从不逾矩,且孑然一身在江东,与江东各族并无利害瓜葛。”诸葛亮解释道。

“但愿吧。”

诸葛巡招待众人入座,一起叙话,问三弟族中情况,问石韬黄叡农学之事,问马谡向宠学业之事。

等到复阳县几大豪族陆续来到,话题也从襄阳转变为复阳。

诸葛巡说了一些自己初步的想法,既是对自己人说的,也是对复阳豪族说的。

复阳的大机遇就在眼前,能听进去多少,是否主动拥抱诸葛巡的革新,正如马良说的是不是会成为同道中人,那就看他们自己了。

时代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诸葛巡不会把饭喂到他们嘴边。

···

两日后,诸葛瑾终是带着与刘表的盟约,见到了孙策。

孙策大喜,当即与周瑜鲁肃以及诸位分享喜悦,同时发布对水军的调命以及最最重要的,太史慈军北上。

“子瑜,大事既成,说,想要什么赏赐!”孙策始终记得要赏一赏诸葛瑾。

“主公,瑾不过做好本分,受些舟车劳顿,焉能与将士浴血相比,主公还是将赏赐,分予将士吧。”诸葛瑾道。

孙策粗粗地叹了一气,“唉,子瑜真乃贤士也!”

周瑜笑道:“子瑜虽不统兵,却知抚恤将士,实乃吾辈楷模!”

程普黄盖等人连连点头称是。

诸葛瑾听得孙策与众人夸赞,微微仰头,却是想到了兄长诸葛巡。

心道:兄长,三弟,我不会给诸葛氏拖后腿的!

自有盟约,孙策与周瑜又做了一番新的部署,一旬之后,孙策收到了太史慈北上的消息,夺取汝南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这段时间,在汝南隔壁的章陵郡复阳县,诸葛巡先带着“游客”们观摩复阳新城选址,欣赏桐柏山的雄伟。

大约四五天后,石韬与孟建带着黄叡和向宠回了章陵县,诸葛巡则带着诸葛亮,马良马谡兄弟去了月水寨。

月水寨是诸葛巡临时取的名字。

寨内起了不少临时的木质棚屋,更中心的矿坑已经开始初步发掘。

朱惠筛选出一批浅黄色的矿物给诸葛巡,兄弟俩反复查看这些浅黄和黄白之物,虽不平整,却也泛着金属光泽。

毫无疑问,这就是银金矿,可以看作是一种天然合金,不仅开采容易,而且价值极高。

诸葛亮手里拿着一小块金

属物反复端详,“不可思议,兄长怎会如此确信此地有此宝矿?”

当初诸葛巡问他调用勘探队,他以为兄长只是碰运气。

没想到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就能从一片未知之地,发现并挖掘出金银矿石。

诸葛巡笑笑,“侥幸而已。”

诸葛亮自是不信的,其间恐怕还有他不知道的秘辛。

“兄长欲重建复阳,是否与此矿有关?”诸葛亮又推断问。

诸葛巡点点头,这些事,三弟随便一推就有结果。

“此矿干系重大,不容有失,再者桐柏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隆中毕竟在沔水以南,我若能站稳此地。”诸葛巡说着放低了声音,凑到诸葛亮耳畔,“有朝一日北伐中原,便可作为前哨基地。”

诸葛亮看了诸葛巡一眼,他知道兄长是没什么北伐中原的想法和计划的,兄长做这么多,多半是跟自己说的有关。

诸葛亮很难评价,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确信自己是否会走上这条路。

他口中说的克复中原,北伐曹贼,不过是与徐庶等友人高谈阔论时的意气之语,算不得匡汉之志。

有些虚妄。

不过也因为有兄长一直在做这些准备,才有诸葛氏快速的崛起。

所以在这件事上,诸葛亮不太确信兄长所说的。

到底是为了诸葛氏的切实发展,还是为了他那些虚妄的意气风发之语。

诸葛亮也不会问,即便现在他已经操持诸葛氏家业,但依然有一种被兄长宠溺的感觉。

看着兄长目光,诸葛亮十分享受这种感觉。

要诸葛巡来讲,二者兼有之,且不冲突。

两人心照不宣,相视而笑。

这时林默小跑过来,禀告道:“主君,南阳太守刘玄德已到复阳,他先去了章陵,后来得知主君在复阳,便来复阳了。”

刘备?

诸葛巡有些意外,刘备怎么突然来了?

他鬼使神差地看了眼三弟。

“三弟,与我一道去见见这位刘徐州刘豫州现在是刘南阳吧。”

诸葛亮打趣道:“兄长这般称呼人,有些失礼。”

诸葛巡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兄长还是想想,如何应付刘府君吧,刘孙谈和的消息,恐怕他已经知晓了,此刻前来,多半是商定共同北伐之事。”

诸葛巡一摊手,“三弟你是知道的,我与徐晃已立三年不犯之约,有战事,他应该找文长商量去。”

“可刘府君不知此事,说不定是听了兄长大败徐晃郭嘉之战绩,欲邀兄长一鼓作气夺回南阳,好圆其南阳太守之职。”诸葛亮推测道。

诸葛巡领着众人一边往外马棚走去,一边想。

“三弟所言有理,我还真该想想如何应付,如今章陵百废待兴,加上中原战事焦灼,正是恢复生产,积蓄力量之良机,焉能妄开战事。”

诸葛亮笑笑,跟着诸葛巡一起乘马,回复阳。

黄昏时分,刘备立于东城头,远眺东方,身后关张分立。

身侧还有一人,正是应正。

刚刚送走了一群士家子弟,又来了一位更大佬的。

刘备之名,即便是在复阳这种僻壤之地,应正也是听过,并且深敬佩之。

加上刘备又是诸葛府君的贵客,他几乎大半日都亲自陪同在旁。

黄昏时来城头,站了近一个时辰,应正觉得脚都酸了,想来刘备三人也该累了。

“刘府君,依在下之见,还是去府中等候诸葛府君吧,月水说远不远,说近亦不近,诸葛府君也不知何时能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