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认同感

朱常武看着郑万富那激动的样子,同样很满意。

对方越激动,以后就会越发的珍惜这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那就不用担心他做不好事情。

“好了,龙商的事情可以慢慢来,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先行稳定苏州城的粮价,这件事情你去找尚知府,他会完全的配合你,我这边也会派给你一个中队的龙兵,助你行事。”

朱常武出声吩咐着,每到一地,先行解决粮食问题,已经成为了朱常武必做的功课之一。

所谓手中有粮,遇事不慌。

朱常武一直认为,只有粮食的价格被打下来了,百姓不会面对饿肚子的问题,他们才不会闹事,从而真心的支持于你。

只要得到当地百姓支持,那以后无论是做起什么事情来,都会事半功倍,都会更加的顺利。

“是,小民知道大元帅的粗低细高之策,请您放心,这件事情一定会做好的。”郑万富知道这是自己表现的机会,当下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朱常武先后说服了尚文清和郑万富为他所用,又用雷霆般的手段收拾了福王和杨平,让他以极快的速度掌握了整个苏州城的局势。

杨平被抓之后,的确有其心腹不服,想要闹事来着。甚至他们还组织了人手,想要冲击正在街道上巡逻的龙兵。

以卵击石呀!

面对着倭军,连出城都不敢的府兵,又怎么可能会是龙兵的对手。当他们一出现在街道之上,握着刀想要向龙兵发起冲锋的时候,一阵的枪林弹雨而来,连杀了十几人之后,其它的府兵要么是弃械而降,要么是做鸟兽散,杨平口中所谓的反击,顿时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至于其它的府兵,在看到街面上的粮铺中,粗粮突然开始大降价,降到人人都可以买得起时,这些同样是出自于百姓的府兵们便都老实了起来。

即便是有些人有些想法,但也被他们的父母和亲人们给教训了一番。

大元帅来到苏州城,是为给百姓谋利而来,若是这个时候谁要与其作对,那就是天下最大的恶人。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敢做出这样的事情,那就断绝父子关系,以后也不得入家门,死后不得入祠堂。

要么说百姓是最可爱的,只要你肯对他们有一点的好,他们就会还你十倍的好。

朱常武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做事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就使得他每到一处,都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处好与百姓间的关系,从而做起什么事情来都可以顺风顺水很多。

......

应天府。

皇太子朱慈烺来了。

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史可法所带的三万骑兵。

朱慈烺会来到应天府,是应了朱常武给出的建议所致。

做为陪都,这些年来,作用已是越发的不明显起来,这已经有违老祖宗当初的想法。当年为何要从应天府迁都到北京城?

那是为了抵抗北方可能带来的侵略战争,是为了可以更好的调动兵力,为了更好的维护来自北方的威胁。

但为什么,迁都到了北京城之后,应天府又做为了陪都,还继续的保留呢?

甚至于陪都里也有六部呢?

说到底,这就是为大明的经济考量,是为了以应天府为中心,辐射四周之地,从而让这里成为大明的经济中心,为大明创造更多的财富,充盈国库所需。

想法是不错的,大明也的确这样做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何时竟然演变成,但凡是到了应天府六部的官员都成为了被公然的发配官员,成为了坐冷板凳的官员。

似乎谁到了应天府,他的官途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养老了。

在这样的思维之下,应天府的官员们就开始混日子。反正你也不重视我,反正我就算是做好了,也难以看到什么升迁的希望,那不如什么也不做,还能省些精力岂不是更加舒服。

时间一长,固有的思维形成之后,应天府的官员便开始人浮于事,渐渐便是连它做为经济中心的作用也起不了,就真的成为了被大明要遗忘之地。

这样是不行的。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如果单靠着一城一地,那是决然不够。

就像是接力跑步,只是某一棒快那只能快上一时。其它几棒都努力了,都有着不错的成绩,才能拿到好名次。

这就是朱常武对朱慈烺这个学生所说的话。

流民造反,闯贼势力越来越大,大到都断了京师与应天府的联系,那个时候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怪不得谁。

可是现在,朱常武以一己之力逼迫京师附近的顺军都后撤了,现在连整个山东行省都给打了下来,也打通了京师与应天府的通道,那这个时候也就到了加强应天府政治地位的时候。

以政治地位来带动经济发展,同样是一条可行之路。

最起码,有人在应天府压阵之后,可以让这里的官员看到希望。

也只有看到了希望,他们才有努力的动力。就这样,朱慈烺从归德府直奔应天府而来,开始接管这里,并改变这里。

朱慈烺身为指定的大明皇太子,未来的国之储君,无论出现在哪里,当地的官员都要集体迎接才是。

应天府的西城门前,一众这里的官员更是出行三里相迎,其中以吏部尚书郑三俊、礼部尚书方一藻、刑部尚书孟兆祥、左都御史施邦和都督吴襄等人为主。

一众上百名官员齐齐于城外等候,翘首以盼皇太子的到来。

时间将至,不远之处,一辆东风猛士和数辆重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朱慈烺就座在东风猛士的副驾上,距离尚远就看到了郑三俊等一行人,不由就是脸带微笑的说着,“呦,来的官员还不少!”

这本就是一句感叹之言,代表着此时朱慈烺不错的心情,证明着应天府的官员对他这位皇太子还是极为尊重的。但就是因为驾驶员冯也的一句话马上就变了质。“这人还多呀,之前大帅所杀的官员可是比这些人数量多多了。”

冯也做为龙兵汽车营的营长,驾驶技术那是相当的过关。

上一次,朱常武为了迷惑倭军,留下了整个汽车营,让他们就呆在应天府城外的军营里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就是明修栈道之策。

冯也被留了下来,自然是有些不甘心的,但这是大帅的命令,他是绝对不敢违背。

好在的是,很快他就收到了朱常武的来电,让他去归德府接皇太子到应天府,算是有了差事,便喜滋滋的去了。

现在他成为了朱慈烺所坐之车的驾驶员,更加证明了对这位大明皇太子安全上的重视。

一路而来,朱慈烺心情也很好,两人还聊了不少,也算是相互间熟悉了。现在猛一听冯也之言,朱慈烺顿时有一种哭笑不得之感。

看到朱慈烺不说话了,冯也无所谓般的说着,“太子殿下也不要多想,大帅这样做,也是为了大明好,少了那些贪官,百姓对大明就会多出许多的认同感,对,大帅就是这样说的。”

似乎跟在朱常武身边时间长了,这些龙兵都不怕人了。

在他们眼中,就算是大明皇太子也就是那么回事。要说怕,他们最多怕一个半人。

半个是副指挥吉金凯,惹他生气了,那是真拿他们开练。

一个便是朱常武。

虽然说身为大帅,身为总指挥,朱常武很少对龙兵发话,但大家就是不知不觉的于骨子里害怕大帅。

“认同感,这个词汇用的准确。”朱慈烺颇有认同的点了点头,丝毫没有因为冯也语气上的随便而有任何要生气的样子。“对了,一会在前面停车,这些毕竟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孤也不好直接就到他们的面前,让孤也多走几步路,以示尊重吧。”

“得嘞!”冯也马上就答应了一声,然后在双方距离还有两里地的时候,便主动停下了车。

看着还有两里的距离车子就停下了,朱慈烺又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

他想着的是,有个百步左右距离就可以,这样自己小跑两步,显示出很尊重臣子的样子不就挺好。这相距两里是几个意思?

只是现在车子已经停下,后排的田守信已经下了车,来打开了车门,这个时候朱慈烺也不好让车子重新开走了。这便只得下了车,然后迈着大步向着对面的郑三俊等人大步走去。

郑三俊等人也是一脸发懵,皇太子距离他们那么远就把车停下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他们这些迎接之人不满吗?

可是现在的应天府能拿得上台面的官员真的不是很多了,被朱常武杀了一批,扔进大牢一批,还有一批人因为胆小直接就辞了官,如今六品以上就这些人了,几乎全都来了呀。

心中想不明白,但皇太子已经出现了,他们只能尽力迈步向前相迎。

就这样,双方共同努力之下,各自走了一里之地后终于相遇到了一起,然后就是群臣行礼,朱慈烺一副体贴手下的样子,让大家起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