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徐盛火烧夷寨

其实在步骘围困零陵县的时候,整个零陵郡三分之二的地方已经落入东吴的手中。

陵道、始安、益阳、连道、昭陵等好几个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被东吴收归囊中。

或者是主官吏员主动开城投降,或者本地豪强起兵杀死长吏后等吴兵一到便开城投降。

前前后后共收到八座县城投效的消息,孙权大喜之余连连感叹:“这都是子明的功劳啊。”

连续好几年的笼络人心,无数钱粮砸进去,在如今收网的时候,先前巨大的投资终于给孙权带来巨大的回报。

刘禅的干预虽然相当程度上破坏了吕蒙的布局,但并没有完全拔除吕蒙数年来为东吴积攒的优势。

江东进攻荆州从来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步步施行的战略到了现在进入明牌的阶段而已。

全据长江是江东赖以生存的战略基础,这是吕蒙多年前便与孙权君臣议定的。

尽管后来有些波折,但江东整体一直是走在此战略上的,大量资源的投入自然不能成为沉没成本。

零陵郡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城池还未投降,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主官是郝普或者刘备提拔起来的。

需要与主君共进退,同时也有能力压制住境内的豪强。

他们现在都在关注着郡守郝普的情况,若是太守被吴军攻破或者投降,那他们便会无顾忌的向吴军投降。qupi.org 龙虾小说网

而若是郝普能撑住,吴军也没有派兵攻打他们,那他们便当一回汉室忠臣。

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

相较而言,武陵郡的情况就好的多。

在刘禅来此之前,武陵郡比零陵郡的情况要差的多。

境内并没有多少很强大的汉人士族豪强,但是五溪蛮、宗贼匪寇猖獗。

尤其是其中大势力曹卯,其人被吕蒙拉拢,甘为鹰犬。

索性他竟然趁着刘禅与傅士仁闹掰而找死,求仁得仁的被消灭掉。

压在武陵郡官府势力头上的一块大石去除,尤其是后面沙摩柯的归附,让廖立狠狠的喘了一口气。

数月之间,在马良的协助下,廖立针对境内蛮夷宗贼剿抚并用,将反抗朝廷的势力消除大半。

他将许多蛮夷部落从深山老林里面迁徙出来,修建了十二座夷寨用来安置他们。

给他们粮种和农具,传授他们农业种植技术和一些工匠工艺制作技术。

准备移风易俗个两三代人,将他们同化成汉民。

结果这时候,东吴进攻荆州,大将徐盛带兵杀入武陵郡。

不久之前,徐盛侵略如火,率领一万大军从长沙郡的罗县渡过湘水,进军到益阳的时候,益阳不战而降。

留下一千兵力守住后路之后便立刻兵发沅南城。

结果就遇到了分布在武陵郡治临沅,以及沅南二城周边的十二座夷寨。

“将军,若是一一攻打恐怕会损失我军不少兵力啊。”当时副将如是说。

徐盛自然知晓这个道理,看着那些明显是新修建起来的一座座夷寨,眉头紧皱。

忽然,他灵光一闪。

“蜀军贪图便利,就地取材,这些夷寨竟然全是木制结构,而且明显是新修建的。冬日较为干燥,正适合火攻。”

于是徐盛下令士兵就地伐木取柴,将所带物资中所有的酒和油都拿出来洒在上面。

让吴军士兵们佯装攻打营寨,实际上是冲过去将这些东西堆放在营寨旁,然后放大火烧之。

结果仅仅以损失五百余人的代价便攻破十座夷寨,夷汉皆惊惧。

徐盛看到战报非常高兴。

“这以酒助火而攻之,比起强行攻杀事半功倍啊。”

剩下的两座夷寨中的人则是在吴军进攻前便弃寨而逃。

得知此事的廖立面露忧愁,这些蛮夷是武陵郡中最为心向朝廷的一批。

他好言相劝才将他们从深山老林中迁徙出来,准备将其化做治下之民以充实官府人力资源。

结果现在都泡汤了,甚至以后再想说动其他蛮夷出山种地恐怕会更加艰难。

自出使江东之后便被刘禅安排过来做蛮夷政委的马良,此刻也在临沅城中。

马良见廖立忧愁,便问道:“府君何以叹息?”

廖立看了他一眼,面上忧愁不减:“吴军手段狠厉,虽然城池无忧,但是乡野之民恐遭其罪啊。若是战事迁延日久,我武陵郡怕不是要生灵涂炭啊。”

“良倒是觉得,徐盛此人虽有大将之才,但却缺乏牧民治郡之才。他只顾着能快速进军的好处,却是将本地蛮夷彻彻底底的得罪了。”

马良胸有成竹道:“如今沙摩柯得世子殿下封为忠公校尉,提兵五千却有作壁上观、两不相帮之意,实乃是对江东还心存幻想。”

“如今借着徐盛之凶狠,再以金玉之物诱之,当能说动其出兵助战,则此间虽有贼不足为患。静待江北我大军回援破敌之后,徐盛自会退走。”

闻言,廖立微微点头,认可了他的话。

如今蜀吴这场战争的胜败,其实并不在他们这里,主战场大概率在江北。

而决定大战胜负的便是回援的汉军能不能打穿吴军的防线。

若是援军始终来不了,后方这些郡县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投降东吴。

“可是,谁去说动沙摩柯呢?”

马良拱手道:“良可去。”

“你并非我武陵亦非荆州之官,何必揽下如此危险之任?”

“朝廷危难,良自当不避荆棘。况且,我知沙摩柯此人虽然为蛮夷,却有谋略,只要世子殿下还在统帅大军,他是不敢对我下手的。”

“真良才也!”廖立感叹道,随后便请他为使去招蛮兵助战。

不久之后,领命攻取长江上游的陆议终于成功攻取宜都郡全境。

吴军继夷道县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之后。

进攻西陵、佷山等地便比较顺利。

尤其是宜都太守樊友在得知吴军来攻打自己以及屠城的消息后,竟然不顾下臣们的反对,带着妻儿亲眷向着蜀中逃去。

群龙无首之下,大小官吏接受了陆议的劝降。

而驻守在战略要地的将领詹晏、陈凤拒不投降。

陆议领吴军大军水陆并进,水上和陆上同时发动进攻,在不计伤亡的强攻之下,秭归城破。

随后孙权任命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为娄侯,率兵驻扎夷陵,守卫峡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