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局势

蒲津渡有很大的作用,只是大庆关却有些不尽人意,相比于潼关、函谷关甚至风陵关都是非常的不如,蒲津渡的作用仅仅是体现在防守关中东出势力的,比如李世民反击山西,就在蒲津渡受阻,只能北上经由龙门渡进入河东。

汉初时韩信同样不得过,也是从龙门渡经过的,从后方占领魏国都城安邑。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游建元不能只是死守龙门关与大庆关,而是得主动出击。

为此他先是命白永旺率领四千人走北边的韩城,从龙门关渡过黄河,再攻下河津、稷山、武平关一带,在此地驻守。

这一片区域能依靠西边的黄河与南边的汾河还有北部的群山作为地利,唐永旺只需要防备东部临汾来敌即可。

而游建元则趁着建奴布置空虚从合阳南下朝邑,攻下大庆关,渡过蒲津渡,东征蒲州。再兵分两路,一路占据临晋,东进猗氏。

另一路由他亲自带领主力,顺着涑水一路攻到了安邑乃至闻喜县。

可惜建奴也不是吃干饭的,当地的守军迅速做出了调整,抑制住了游建元与孙谋两人的进击,僵持了起来。

直到平阳府临汾与河南府渑池的两路建奴大军逼近,这才打破了僵局,只不过却是凤翔军一方落了下乘,游建元与孙谋赶紧写信求援。

在这之后张鼎收到书信之时已是七月十八。guxu.org 时光小说网

他本来以为建奴若是想要西征,必然会抽调阿济格或者多铎部,这样一来不仅能给湖广顺军或者弘光政权一些缓息之机会,而且还能拖延建奴的时间。

对于临汾与河南增兵的消息,情报不足的张鼎与诸臣商讨之后觉得建奴是因为孙谋与游建元的扩张,作出的防备。

谁知道,人家对凤翔军可谓是忌惮到了极点。

要知道在北京时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等汉臣与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等满臣就不止一次警告多尔衮,让他小心西部边隅之地新崛起的势力。

多尔衮本来对张鼎还不屑一顾,觉得他就是一个闯贼的残部能有什么翻天的本事?大顺的皇帝李自成都被自己揍得流亡南方乃至一命呜呼,何况这种根基不稳的小贼?再说了陕西行都司又不是什么重要之地,为今之计还是要先拿下江淮、湖广、江南等地才是王道。

谁料张鼎竟击败了他留在关中的精兵与大将,还趁着自己没反应过来将西北叛将都收拾了个遍。

凤翔军已经有起家之势不可忽略,若是让他彻底掌控西部,再威胁到山西,对于大清来说可就糟糕了。

因此多尔衮才非常重视的组建了一路新军收拾张鼎。

而张鼎本人自然是不知道此事的,他在收到孙谋与游建元的求援信之前还正在担心南边的局势。

因为张鼎最近收到消息听闻南明又起波澜,原来是江北四镇其一的高杰想进兵河南,谋划收复中原,给正在河南东部还有山东各地平叛的多铎加一把火。

但南明朝廷却对于他这样不遵从命令,到处惹事儿的行为感到不满意,遂诏令黄得功与刘良佐把守邳、徐两地,不仅是防备鞑子,也有防备高杰的的意思。

不久之后,河南总兵许定国在河南睢州袁可立府第以歌姬美酒宴杀南明大将高杰。高杰死后,弘光朝廷的一众文臣这才放心,让黄得功回到了仪真。

只是高杰一家人和他的将士还留在扬州,黄得功想袭击他们。朝廷赶忙派遣卢九德去指示他停止报复,黄得功这才移驻庐州。

之后又恰逢左良玉举兵东来,以清君侧名义造反,谁料左军大船刚行到九江,左良玉就病死了,他的军队见状只能拥立了他的儿子左梦庚。

弘光朝廷趁此良机命令黄得功赶快到上江抵御他们,驻军荻港。

而黄得功也不负众望在铜陵打败了左梦庚,解除了他们的包围网。

左梦庚只能退守九江,在大顺军制将军白旺与南明军的夹击下苟延残喘。

这本来是个好消息,弘光朝廷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就在朝廷将注意力放在左梦庚那里之时。

多铎已经趁着高杰死亡,无人可对抗之下,扫平了河南山东等地的叛乱,并且还在淮河流域站住了脚跟。

此等局势溃败,全都是因为刘良佐与刘泽清这两个狗杂碎汉奸,他们两个军阀坐拥十几万大军。

面临的局势也比原本历史中要好得多的多,因为张鼎的崛起牵制了建奴很大一部分心神。

为了消灭凤翔军,多尔衮抽调了不少多铎与阿济格军中的悍将精锐前去河南府、平阳府。

更别提多出来了两个月的时间稳固防线,但是就算这样,刘亮佐与刘泽清这俩崽种还是连抵抗都没抵抗几下,就顺势投降。

导致弘光政权精心炮制的江北四镇一夜之间就轰然倒塌,大批钱粮兵源都丢给了鞑子,再加上高杰身死,他的部下全都往南边溜,整个江北局势顿时一塌糊涂。

像刘泽清驻守的淮安府、高杰与刘良佐镇守的凤阳府,南明经营固守的徐州、宿迁、宿州、亳州、太和、怀远等等诸多城池全部都丢给了鞑子。

虽然后来刘泽清又不满建奴残暴,命李化鲸建立榆园军反清起义,先后攻克曹州、濮州、定陶、城武四城,拥立明忠义王建都曹州称帝。并改元天正元年,使得山东钜野和同曹州接境的直隶大名府、河南归德府的百姓纷纷响应,继而大军连克巨野、东明。

之后建奴调集东昌府梅勒章京赖恼、沂州总兵佟养量、临清总兵宜永贵、保定总兵鲁国男、河南总兵高第、河北总兵孔希贵等镇兵围攻曹州,两月未果。顺治四年,榆园义军又西破南乐,北攻大名,有进取北京之势。义军所到之处,诛吏绅、劫府库、破城邑,给清军沉重打击。

直到顺治八年清三省总督张存仁任命徐州总兵张胆调查榆园地理情况,用火焚丛林、决口黄河水淹没义军地道,以重兵围困榆园,使抗清义军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大部义军领袖壮烈牺牲,持续了约十二年的抗清斗争失败。

而秘密支持战局的刘泽清和他的弟弟、侄儿、李化鲸等人以谋反罪被押赴市曹凌迟处死。

但是刘泽清本人在此时此刻将淮安府这弘光政权最重要的右大门丢给建奴的行为,使得他永远得待在耻辱柱上。

因为再怎么说,刘亮佐与高杰把守的凤阳府南边还有黄得功在死守南京左大门庐州府、滁州、和州一带。而刘泽清的逃离,使得江淮防线乱作一团。

南明见状只能无奈地将希望放在扬州府,希望经营多时的扬州府能抵挡得住建奴的侵袭。

幸亏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刚接受了大顺新朝廷任命的靖国公,湖广南路总督,忠孝军都指挥使袁宗第,因为有了名义上的主心骨,于是他迅速地在湖广东部武昌府、黄州府,江西西部的南昌府、瑞州府、袁州府等地重整旗鼓。

毕竟李自忠再怎么傀儡,但是他的名头都给了大顺军残部将士新希望,而且袁宗第还获得了官方的任命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不再像原轨迹那样被动。

所以当袁宗第发现了南明的劣势之后认为唇亡齿寒,若是任由多铎拿下江南,那么湖广江西的大顺军必然会陷入到东边阿济格与西边多铎的夹击之中,他为此特意给张鼎写了一封信,建议如今大顺军最好能够联明扛虏。

同时袁宗第也给黄得功与马士英书信两封,陈述了其中利害。

毕竟再怎么说南明朝廷最敌视的人不过是李自成,如今李自成、刘宗敏等人身死,他们倒也愿意与新的顺军合作。

于是在获得了马士英与阮大铖的同意之后,袁宗第以白旺为主将、郝永忠与牛万才为辅将,率领忠孝军主力一万五千人,还有各地归营的顺军小部队一万二千人,从黄州府出发,从山区进入庐州府,协助黄得功抵抗多铎。

黄得功本人虽然对这些原本的敌人很是忌惮,但是如今局势危矣,他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让建奴突破了庐州府一带的防线,他们必然会从采石矶过长江进攻南京应天府,到了那时他黄得功就是罪人。

有幸这些顺军愿意合作,帮他分担防区,尤其是在此关键时刻,他收到信之后立马就做出了选择,联系到马士英,答应此事,放弃庐州府。

黄得功将军力除了摆在滁州一带防守外,其主力都调到了扬州府。

而南明弘光政权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虽然朝廷中仍有一部分人对顺军怀有异见,却都被马士英与阮大铖等党羽压了下来。

他们两人相比于原轨迹,多了两个月的时间准备、发展、笼络,使得权势稳固了不少,所以不仅将一众东林党人压住。而且还趁着这次机会将史可法打发到了庐州府调解与顺军白旺部的关系,并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拉拢这支精兵,挖大顺军的墙角。

除此之外马士英还将应天府的守军整编出了五万人马,分别由总兵丘钺、卜从善、杜弘域、于永绶、张杰等人带领,一半前去支援移守扬州府的黄得功。

另一半前往庐州府东部,还有滁州,和州,应天府北部一带,协助总兵马得功与田雄防守建奴。

这样一来马士英也是觉得有两手准备,就算庐州府的顺军抵挡不住,他还能依靠江北沿线抵御。

而张鼎在通过稽查营得知了以上所有消息之后显得非常满足,诚然天下局势依旧的坏,只不过却因为他这个蝴蝶产生的效应,天下大势逐渐发生了转变。

尤其是大顺军袁宗第部的参与,还有史可法被调离扬州,马士英权势加固,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张鼎十分满足。

这其中马士英稳固权势是最重要的,毕竟在原历史中马士英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等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是为弘光帝。因拥兵迎福王于江上有功,升任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成为南明明弘光政权首辅,人称“马阁老”。后国事不济,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抵抗清兵入侵,最终殉国而死,但世人对其死因存疑,在清代,被后人所责骂。

马士英的确不是是什么好人,但南明就是缺一个总览大权的铁腕奸臣、权臣,他马士英就是因为不够奸,不够坏、没有充足的时间,导致他压不住东林党等其他诸多党派的争斗,可谓是死了都要内斗。

如今马士英权势滔天,只要能挨过多铎此次进攻,必然会以压倒一切的姿态将东林各党彻底压服,稳定住江南的局势。

只要能稳定江南与湖广,没了钱袋子与粮袋子,他多尔衮凭借着破烂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一定不会像原来那样攻势迅猛、横扫天下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