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秦国公诗作,棘卿有难!

当李承乾还在丽正殿中抱着头裂开的时候。

西池院。

新月在一番寻找之后,终于是找到了周直入狱前交给她的信,一张很是普通折起的麻纸。

“狄寺丞,我弟弟只上过两月私塾,识字不多,信中有些不清楚的地方,还请见谅。”

说着,将手中信递给狄仁杰。

古代的文盲率,极其之高,唐初的文盲率在92%-94%,寻常百姓中能写全自己名字的就已经算是个文化人了。

“不碍事。”

狄仁杰顶着双熊猫眼,接过信之后,快速将这折起的信纸展开。

一眼望去,小德华的眉头瞬间就锁了起来,在打开之前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在看到信中内容的刹那,依旧懵逼了。

他从没想过,字竟然还能这样写,若只是歪七扭八就算了,特么的连象形文字都出来了!

‘难怪这等重要的信随便送,这哪里看得懂。’

“寺丞稍等,我为您解译。”

新月自幼便是与小弟周直一同长大,这世上能完全看明白周直信中内容的,怕是也只有新月一人了。

接着。

新月连忙是来到桌案前,她虽不读书,但十岁入东宫后便是跟在长公子身边,多少也是学会了写一些字,把周直这信中内容翻译成能看懂的白话,勉强能够做到。

生疏执笔,一字一字落下。

狄仁杰就站在桌案旁边看,起初并没感到有什么,但随着字句成行,越看眉头皱的越紧,越看脸色越白。

当最为关键的一句话被新月写出的刹那,狄仁杰顿感整个人头皮发麻,全身都在发颤,甚至连嘴角都在哆嗦。

“新月姑娘,你,你确定是这个意思?”

狄仁杰拿起新月翻译的这一张,望着其上内容,再三向新月确认。

知晓事大的新月,自是不敢有丝毫马虎,对着周直这鬼画符一般的信再三确认之后,朝着狄仁杰点了点头,道:“虽然有些具体的字句不准确,但大体的意思是对的。”

得到新月的再三确认。

狄仁杰再没有丝毫犹豫,将新月翻译的这封信快速折起。

随后疾步往院外走去,三两步冲到院中,逮着跟着自己一同来到东宫的寺丞主簿急声道:“你速去找不良帅张燕,让不良帅以最快速度召集所有能集结的不良人,火速赶往芙蓉园!”

“棘卿有难!”

“天子有难!”

至于他自己。

只见狄仁杰拔腿便是狂奔,直冲停着马车的东宫宫门而去。

……………………

芙蓉园,紫云楼。

第三场的盏茶时间,转瞬即逝。

诗台之上仅存的三人,李欣率先完成了诗作,骆宾王亦是在片刻前放下了手中狼毫,看表情,很是满意自己的诗行。

唯有李象,依旧未动,惹得众人心神屏息,甚至就连三楼御间内的二凤,都是放下手中盛酒的金碗,目不转睛的盯着。

说句打心眼的实话,这会的二凤感受到了很久未曾体验过的‘紧张’。

忽而。

只见立于案前,久久未动的秦国公李象,提起案上狼毫,蘸墨落笔。

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又不失其肉,其大字处尤可见风姿绰约,从第一個字出现至最后一字,丝毫未停,一气呵成。

这一幕,落在诗台上骆宾王以及杨师道、李百药、上官仪几人眼中,皆是望见李象案上笔迹,虽未能清晰得见内容,但那一眼望去的字,便是令人有些惊叹。

‘好字!’

咚~!

第三场锣音,响起。

亦是在这一刻,李象手中狼毫停下,写完了最后一个碎字。

这一幕落入看客眼中,皆以为李象这是彰显诗才之举,卡的就是最后一刻!

但实际上。

‘妈的,差点玩脱!’

‘来回默背了十几遍,应该是没背错。’

李象刚才之所以一直不落笔,并不是他想装杯,而是在默背,校准那些记忆中有些模糊的行句逐字,待到能够完全确定自己没记错,这才最终落笔。

接着。

有着仆从连忙是将李象、李欣、骆宾王,三人桌案上的诗行宣纸呈起。

令在场人惊异的是。

这一次,这诗行并非是直接递至杨师道、上官仪以及李百药仨人之前,而是传至唱名之人手中,由唱名者现场念颂。

只见这唱名者,率先拿起了第一张诗卷,朗声道:“此为李欣诗作。”

随即,深吸一口气,颂道。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在这唱名者念诗之际,裁判席上的上官仪,不由别过了眼。

这一首叹雪之诗是他的大成之作,本来是绝无可能给魏王府的,但无奈魏王给的实在太多了!

诗念完。

整个紫云楼都是寂静了。

入楼者,最次也为寒门士子,自是听得懂诗行好坏。

但心中更得气的牙痒痒,这李欣作弊作的太过了!

而在天子御间中,二凤亦是叫好:“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好精妙的上官体,简直是犹如本人所作!”

“欣儿在这般年龄能达到这个程度,看来的确是下了功夫专研,不易,不易啊!”

一句‘犹如本人所作’,差点没把旁边的魏王吓出尿。

至于其他人,看向魏王的眼神,多少有些深意。

这时。

骆宾王的诗亦是被念起。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诗音传来,二凤眼眸又是一亮。

“此子才学不错,可堪一用。”

仅是这天子一语评价,便是给了骆宾王鱼跃龙门之机。

这时。

“陛下,接下来该是秦国公的诗作了。”

武媚为李世民斟酒的间隙,小声道。

霎时间。

李世民以及这左右重臣,纷纷是往那诗台中心望去,唱名者已经拿起了秦国公之作。

不仅是天子御间。

这楼内千人都是纷纷将双耳竖起,唯恐漏下任何一字。

更有甚者,早已准备好笔墨纸砚,现场就地碾墨铺纸,准备将秦国公之作写下,第一时间传出紫云楼,传出芙蓉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