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 饼王之王

“靳总,王总,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哪里哪里,是我们打扰到你们的工作……”

双方客套了一下,又赶紧互相招呼着入席,原本齐州本地的官场非常讲究座次甚至是碰杯时的杯子高低,但这光景气氛很融洽,也就难得放松起来。

这次战略部是由靳东风带队,王一春是副手,靳东风是预算中心总监,王一春是保险保障中心主管,两人搭配是很有说道的。

因为海岱省这里有一项支出是动迁,这年头已经开始进入到了“拆迁富”的阶段,但因为各省的自有财政不一样,鲁南想要动迁农户,总金额可能不高,可拿不出来就是白搭。

王一春这次过来,就是要根据城乡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案。

跟政府没有关系,而是“沙食系”在安置过程中,通常会考虑“动迁工”这个方案,其好处就在于,只要“沙食系”没有吃肉喝血,那么“动迁工”不管是出于乡土情怀还是说生活保障,基本都会跟“沙食系”在当地的企业绑定。

即从“外地来的企业”,变成“我上班的地方”,最后变成“我单位”。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有迹可循的,但通常来说,要么是利益共同体,要么企业画饼能力无比超群。

后者一般企业开创者、领导人有着极强的魅力。

“沙食系”比较混乱,整体上肯定是因为单位舍得给钱,细节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销售岗、物流岗、下岗工人再就业岗位……

这些就主要是因为张老板的的确确给他们撑过腰、出过头,“沙食系”法务部打得最多的官司,除开正常的商业纠纷之外,就是帮员工维权。

而这些“动迁工”,是完完全全的,张浩南的“死忠粉”。

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的情况,那就更加特殊,也要分情况,丁奎山这种就属于特别极端,他偏执到认为自己这余生的价值,就是给张浩南卖命,其余的都可以商量。

所以“沙食战略部”在权衡过“沙食系”的整体发展历程过后,又各自从以前的工作经验中寻找答案,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以人为本”。

虽然没有请书法大师写下来挂墙上,但操作上确实会从底层群体的客观需求出发,有些吃力不讨好,工作量也会极大增加。

不过只要熬过建设期,生产端的开工,就意味着正循环的开始。

这些新增员工也会偷懒,也会磨洋工,但整体上来说,其劳动积极性跟归属感是挂钩的。

而管理上又让技术工人参与其中,奖金又跟项目、工期、产量息息相关,于是监督、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在“沙食系”基层是做得相当好的。

并且尽管“沙食系”本身三令五申不要搞串联,但还是诞生了事实上的“影子工会”。

这个东西的麻烦之处,不是说会给“沙食系”造成什么损失,而是让地方政府提心吊胆。

张浩南本人也屡次邀请社会团体入驻,甚至本身就有政府部门代办机构、常驻机构,为的也是避免这种事情的影响扩大。

尴尬的不会是张浩南,谁觉得头大谁就尴尬。

反正目前看来,一线工人还没到要把老板吊死在路灯上的地步。

正是这些多年以来的经验累积,让“沙食战略部”在老板把控好方向之后,具体事务的运行,就是奔着提升员工战斗力去的。

没有刻意制造归属感,当有完整的组织生活、劳动协作之后,归属感自然而然就有。

那么此时任何一种正向激励,都是在增加战斗力。

王一春此来海岱省,就是受邀之后,就去做沂水市的调研。

为期十天,总预算四十万,扣除前期动员和调研收尾工作,实际调查报告的统计、汇总,留给王一春的大概也就三四天,基本肯定是要加班的。

两江省高层是知道王一春这号人物的,但海岱省并不清楚,只是知道王一春的履历,有过在人事局从事过社会保险监督工作。

鲁菜馆非常豪华,本来是要开瓶酒的,但靳东风以规定为由,便没有喝酒,而是喝茶。

在饭局的聊天中,靳东风发现原“淮委”的老同志,明显更有想法一些,本地省府大院的人,并不追逐一两个县或者一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说到底还是屁股问题,省府大院肯定要总览全局,不可能只盯着一两样。

尽管这次十字花科蔬菜和苹果的对外出口风波,给齐州方面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显然不会因此就被牵着鼻子走。

双方的试探浅尝辄止,但对退休的老头儿老太们而言,还是咂摸出一些信号的,那就是“沙食系”的兜底能力非常强,强到可以直接下沉到一线农村做好岗位分配工作。

这需要企业具备非常庞大的规模,以及岗位需求量、发展潜力还有最基本的资源配置。

更深层次来看,那就是这样的企业,在分配问题上,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经验,并且分配问题暂时还没有成为问题。

饭局的节奏很慢,靳东风和王一春等人也都是熟稔“老油条”法则,战略部的底牌以及战略目的根本没有泄露半点。

这让本地省府大院的人其实心里头有点儿抓耳挠腮,要知道就在几天前的多媒体会议之后,市场上“酱菜”相关产业直接普涨。

连股市都跟着蹦跶,各种财经媒体分析这個那个的,内幕其实就一个,“沙食系”在酱菜这个领域下了重注,未来一年仅大白菜外部需求就有一百一十万吨……

真真假假的消息满天飞,但基本都是当天会议结束之后泄露出去的。

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沙食系”要进场,这也导致鲁南蔬菜批发市场遭受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举债借钱想要过个肥年的二道贩子,接下来一个星期要是再没有足够的货源,基本不用过年了,连正月都不用过,有多远逃多远。

而蔬菜水果出口贸易公司,更是遭受重创,地方政府的底气大增,农户也因为市场行情波动淡定了起来,地头价一吨大白菜抬到了三百块,就几天时间,暴增整整六十块钱。

市场压根就不理性,普通农户之间甚至还炒起了货,农村小市场前所未有的热闹,像极了乞丐版的期货市场。

不过“沙食系”给的兜底价格,就是一吨两百六,行价高了低了都是无所谓的,反正炒货的崩了也不会真就让大白菜全都埋雪地里。

该卖给“沙食系”的,都会卖。

没办法,市场上真正被普遍接受的大户,其实就“沙食系”,哪怕政府采购都只能应对个把乡,是不敢给全县或者全市种植户拍胸脯保证的。

功过就是一念之间,扛不住风险,就别想大胆吃走利润。

省府大院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老“淮委”退下来的老干部们虽然心情不错,但饭后也咂摸过来,发现靳东风也好,王一春也罢,一直都是展现出自信满满的一面,表现出对自家企业实力的强大信心。

多的,就没有了。

“也是老油子。”

送走靳东风、王一春一行人之后,省府大院的人抽了一支饭后烟,对考察团做出了很直观的评价。

“能进‘沙食战略部’,肯定不会见识少的……”

聊了一会儿,因为啥也没套出来,让沂水市的副市长,现在有点儿头大,机会这种东西,谁还能嫌少呢。

大白菜要卖,苹果肯定也要卖,但他肯定想卖更多的东西,比如多媒体会议上,“财神爷”说的果蔬加工设备。

现在更是要再幻想一下,如果沂水市能多一条运河或者内河航线,但凡能通淮河或者郁州随便哪个海港,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可惜这个超级大的饼,是他们自己想象的,跟“沙食系”无关。

而在接待宾馆内,靳东风打了个电话去建康,然后说道:“齐州方面对鲁西接入大运河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对鲁南,或者说沂水市能够接通两江省内河航运网,应该内部有想法,但还在犹豫。”

“吊一下胃口,消息放给沂水市下面各县,尤其是沂平县。”

“这样应该会主动配合我们在基层市场的搭建,避免企业形象上的损失,就是耗费时间了一些。”

“要想站住脚跟,没有‘地头蛇’向我们靠拢,我们作为‘过江龙’,就更要下到基层市场中去。拿住了农村市场,进退在我。”

“确实,现在不管哪里,要揩我们油,就要先从农民身上多少刮点肉下来。”

靳东风笑了笑,感慨道,“也不知道这算是绑架呢,还是说践行‘到群众中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